首页

黑冰女王免费区

时间:2025-05-29 12:56:41 作者:宁夏灌溉面积1079万亩 受益人口520多万 浏览量:22155

  中新网贵港11月10日电 题:广西乡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民众致富有“良方”

  作者 岑记华 苏蕊花

  近日,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太兴村的乡间田野,放眼望去,一片片芡实种植基地映入眼帘,芡实叶片犹如墨绿圆盘铺满水面,长势喜人。

图为村民在管护芡实。岑记华 摄

  “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,流转土地种植芡实,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,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”庆丰镇太兴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加西说。

  近年来,太兴村在低洼地区种植芡实,发展生态农业。

  芡实素有“水中人参”的美誉,多生于池沼、湖塘等浅水之中。中医认为,芡实有益肾固精,补脾除湿之功效,是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绿色补品。

航拍芡实种植基地。岑记华 摄

  据了解,太兴村通过“合作社+村集体”的种植模式,种了680余亩芡实。其中,该村流转500余亩土地给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芡实,又以村集体为单位种了180余亩芡实。如今,小小的芡实已经变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。

  “我在太兴村种了500余亩芡实,在青岭村种了200亩,在大圩镇新建村种了395亩,预计亩产芡实300斤至400斤,亩产值2200元,总产值可达242万元。”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祥介绍。

 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,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、经济效益好,民众种植积极性高。在管护、采收等农忙期间,基地务工需求比较大,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“家门口”就业的机会。

图为村民在采收藿香。肖梦诗 摄

  在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藿香种植基地里,工人挥舞着镰刀将成熟的藿香连株割下,整齐摆放在田垄旁晾晒。

  “现在还没到农忙季节,听说藿香基地招人,我就约上村民一起来这里干活,每天干8小时左右,一天能挣100余元。”藿香采摘工人冯庚英说。

  据藿香基地负责人林仕文介绍,今年基地种植了100亩藿香,现在已经成熟了,产量预计有30吨至40吨,每天需要5名至6名工人采收,目前已经采收了50亩。

  小小中药材,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,也是增收致富的“良方”。目前,港北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,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有10个,其中种植有穿心莲1700亩、芡实1100亩、艾草279亩、紫苏227亩等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央统战部召开部务会会议研究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

过去10多年里,金砖合作领域逐渐拓展,合作基础日益坚实。金砖合作机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重要平台,推动完善全球政治、经济、金融、环境等各领域的治理。

重庆港水运口岸三个港区获批开放

莲塘边检站7月以来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236万人次,其中校园夏令营、毕业旅行团、家庭亲子游的旅客占大部分。沙头角边检站大力推行办证预约审核制度,加强老人儿童、家庭旅客、旅游团队的通关指引,打造安全高效顺畅的通关环境。

商务部:全年服务贸易发展将稳中向好 服务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

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和爱红介绍,云南美食,是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不可或缺的部分。独特的地理位置、多样的气候环境、丰富的土壤资源、多彩的民族文化,造就了云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性。纪录片之所以选择滇越铁路作为主线,是因为滇越铁路百年历史沉淀自带多元共融的文化特质,包括美食文化在内的多国文化在这条铁路上碰撞与交融。同时,滇越铁路串连起的滇东南小众宝藏地,蕴藏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,值得去发掘一批特色文旅产品。

“中总论坛2024”在港举办 专家指香港绿色金融发展潜力大

“习近平总书记激励两岸青年多互助、多合作。”李亮颐说,今天,中华民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,两岸青年站在前人基础上,要一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更多力量。

山西电力输电场景通信技术实现突破 线路运维更安全高效

2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,中央气象台2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:预计,2月21日20时至22日20时,西藏中西部、青海西南部、辽东半岛、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5~6级大风,阵风7~8级;渤海、黄海中部和南部海域、东海西部海域、台湾海峡将有7~8级、阵风9级的偏北到东北风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